兼职团队   招聘会   招聘公司信息   简历模板   经验分享  

全国 切换城市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兼职资讯 > 兼职技巧

环境保护:降低我国碳排放量的策略探析

作者:兼职工作网 时间:2020-10-05
关键词: 碳排放量,快速上升,原因对策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我国碳排放量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也对我国参与全球气候谈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关键词: 碳排放量,快速上升,原因对策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我国碳排放量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也对我国参与全球气候谈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无限制地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加速变暖,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由此而排放的CO2大量增加,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02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增加相对比较平稳。1980年,中国的CO2排放量仅为145亿吨,2000年上升到29.7亿吨,上升幅度不太高,从1997年到2000年,我国的碳排放量还出现了小幅下降。但从2000年特别是2002年以来,中国的碳排放量出现快速上升趋势。2002年我国的碳排放量为34.9亿吨,到2008年就上升到653亿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CO2排放量将占世界的29.2%。我国碳排放量近年来的快速上升引起了世界的严重关注,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带来了很大压力,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许多国家纷纷要求我国采取减少CO2排放的措施并实行碳减排承诺。美国因担心减排的碳泄辨而准备实施碳关税。碳关税主要针对中国等高碳出口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欧盟、甚至一些发展中的小岛国家都要求中国采取减排措施。



图1 1980-2008年间中国碳排放量变化
    二、我国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因此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近年来碳排放量的快速上升。
    1.我国工业增幅过快,工业中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过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8%,在世界居于前列。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工业年均增幅更高达115%,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从1952年的17.6%稳步提高到2009年的46.8%,我国工业的比重在三次产业中近年来一直居第一(如图2)。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第二产业)近年来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多的比重。这个比例大大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比重。由于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将维持较高的比重。而我国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特征比较明显。2008年,中国的GDP总额只占世界的33%,却生产了全世界35%的钢材,50%的水泥。28%的铝,消耗了世界接近一半的煤炭,二分之一的水泥。我国的钢铁工业排放的CO2超过中国所有家庭的排放总和:化工行业使用的能源超过中国道路上所有汽车消耗的能源:炼铝行业使用的电量超过所有商业用电量。我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投入,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模式导致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也导致我国的CO2排放量快速上升,并使我国迅速成为CO2排放大国。


    2.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能源结构不太合理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0.58亿吨油当量,到2008年增长到20亿吨油当量。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200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15%,而我国的增幅为7.5%,相当于世界增幅的5倍。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2008年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比为29.2%,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而我国的煤炭所占比重高达70.2%。从1990年以来,我国的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左右,而低碳能源核电的比重则2000年以来才有所增加,可再生能源水电的比重也不太高。这些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致使我国的CO2排放量增幅过快(如表1)。
表1 1990年以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单位%)


3.我国近年来的大量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出口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出口贸易发展更快,导致我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从1994年我国出现贸易顺差以来,贸易顺差增幅高于对外贸易增幅,而对外贸易的增幅又大于经济增长的增幅。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80年到2007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从90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1563亿美元,增幅达127倍,而同期的GDP增长约55倍。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就提出,中国拥有大量外汇储备,拒绝向中国提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援助。而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并在国内大量排放污染物及排放CO2等作为代价的,但最终消费却在国外,即国外消费者消费了大量我国的能源和碳排放。这导致我国在商品贸易上处于顺差,但在生态贸易上却处于逆差。另外,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从这些加工贸易中只能赚到一点微薄的加工费。但大量污染却由国人承担。如中国的炼铜加工业,需要大量消耗原材料等资源,也需要消耗大量电力等能源,但每磅铜的加工费只有微薄的几美分,出口的铜及其制品价格也不高,却在中国排放了大量的CO2,而中国从国外进口的芯片和知识产权等的价值很高,但碳排放却很低。这也是导致中国碳排放量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国人口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8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28亿人,比2007年底增加673万人,目前仍居世界第一。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导致碳排放量较高。我国还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阶段,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这些都导致对高耗能产品钢铁、水泥等的需求量大增,伴随着碳排放量会出现大幅增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轿车等生活用品的需求增加较快,这也会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较快。美国作为世界上小轿车人均拥有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在交通方面的碳排放量占有很大的比重。
    三、减缓我国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上公认的减排C02的有效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是改变传统“高碳”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选择方式。中国要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就必须发展低碳经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工业),一般来说,工业比服务业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要高许多,排放的CO2量也较大。而中国的工业结构中,近年来重工业发展过快。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的钢铁等重工业领域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当今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智能化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激发生产力,还可以创造出一些崭新的产业。因此,中国工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型工业转变。同时, 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降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中国工业发展逐步走向低碳经济之路。使中国的碳排放量逐步降低。
    为此,国务院在2007年提出淘汰一批高耗能产业的落后产能后,于2010年4月7日又提出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国发〔2010〕7号)(简称《通知》)。主要目标为:加快淘汰电力、煤炭、钢铁、纺织、有色金属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如在高耗能行业钢铁业,《通知》指出在2011年以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对于出口大户纺织业,《通知》规定在2011年底前,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等。从国务院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行业来看,主要是高耗能和高排放行业。这是中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十一五”期间规定的节能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走向低碳发展,减排温室气体和污染的重大措施。
    2.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的过度依赖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比一直达70%左右,远高于世界29%的比重。世界煤炭从2007年到2008年消费增幅减缓为3.1%,但煤炭仍旧连续第六年成为增长最快的一次燃料,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份额达43%)的煤炭消费量增加6.8%,尽管低于10年来的平均水平,但仍占全球煤炭增长的85%。2008年自由贸易的能源市场上,煤炭价格的增速远快于其他化石燃料。在我国以外地区,煤炭消费增加仅为0.6%。除中南美洲和非洲,各地区煤炭消费的增长均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煤炭消费的主体,由于煤炭是一次能源中碳排放最高的能源,因此我国近年来的碳排放上升较快。今后,我国必须逐步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实现煤炭替代战略的有效手段。我国已提出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即到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为10%,2020年到15%的目标。核能是一种无碳的现代化能源,对减排CO2效果显著。国家已经将其列为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并明确提出了要到2020年建成核电规模为4000万千瓦。截止2009年,中国已建、在建、拟建的核电项目将近20多个,且大多数分布在沿海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可以有效调节中国各地区能源分布不均的矛盾。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左右。另外,中国在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潮汛发电等方面也都开始加快发展,如风电在国家政策的挟持下,装机容量已连续3年翻番增长。截至2009年底,风电装机容量达2200×104kW,居世界第4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推算,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很可能达到1.5×108kW,每年可以生产3000×108kW·h以上的清洁电力,可减排二氧化碳2×108吨以上。这些都为中国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减缓CO2排放奠定了基础。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欧盟、美国等的新增能源供应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占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国还应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引进新能源技术,而且还可以参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以利于我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长期稳定发展。
    然而,由于煤炭在我国储量和其他一次能源相比要丰富,况且其运营成本较相对低廉,因此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仍将是中国的主要一次能源。要改变煤炭的碳排放量大的缺点,就要改变相对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实现煤炭的清洁生产,提高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目前煤炭的清洁技术主要涉及碳捕获与封存(CCS)。这项技术在我国已开始试点。美国对煤炭的清洁利用研究已经进行了30多年,拥有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1986年起美国就开始实施洁净煤技术示范计划(CCTDP),2002年开始实施穿行技术示范项目——洁净煤发电计划(CCPI),并投入了大量资金。我国可以在洁净煤领域和美国加强技术研发和交流,以推进中国的洁净煤技术获得突破。
    3.改变工业品出口结构,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改变我国目前高耗能和高排放的工业品大量出口的结构,从而降低中国的能源消耗和出口的隐含碳排放。这要求在调整现行贸易政策,改变出口产品结构。我国近几年对出口产品,尤其是高耗能、高排放的出口产品实施了关税调整政策,不仅下调了部分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退税,一些高耗能出口产品还要征收出口关税,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出口。如2005年5月1日,我国下调了部分钢材、锌、钨及其制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了稀土及其制品的出口退税率。2007年,取消了钢铁的出口退税率,对部分“三高一低”产品(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还加征出口关税。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实现在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同时,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改进出口工业品结构,逐步增加高附加值、深加工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随着我国高技术投资的增加,出口产品的结构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改善。今后,我国还应继续鼓励技术创新。吸引国内外高技术资金,改善中国的工业品结构,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发展上游制造业和下游服务业,使我国逐步由出口大国变成出口强国。
    我国近年来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幅缓慢。属于世界人口增幅较慢的国家之一,曾有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全球碳减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中,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的低碳经济措施,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我国也已经开始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以应对小轿车大量增加导致的碳排放量上升的问题。今后我国还必须继续走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减缓碳排放快速上升的趋势。

 

Copyright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9000462号-1 兼职工作网(www.jzjob.com)

QQ客服:6580-290 有事情请找我!